來源:蘇州金螳螂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2023-10-11
文脈華滋,戲韻留芳 一眼望千年,一館覽百戲 與文物對話,聆聽歷史的回響 今日,戲曲百戲博物館 在昆曲故里昆山正式開館! 展戲曲大美,顯中華氣派。10月11日,戲曲百戲博物館在昆山正式開館。 作為國內首個集齊中國348個劇種資料的戲曲主題博物館,館內設有各陳列展廳、公共教育和文創區,融入戲曲主題收藏、展示、教研、演藝等功能,全面展示中國戲曲發展歷程和戲曲劇種特色。 戲曲百戲博物館位于昆山巴城鎮并蒂蓮路2號,總建筑面積約1.7萬平方米,建筑之形取“工尺譜”意,打造靈動空間,演繹古今傳承。 戲曲百戲博物館四大常設展廳將全方位、多維度展示中國博大精深的戲曲文化。 △ 中國戲曲長卷版圖 通史廳以中國戲曲發展史上各時期的重要事件為脈絡,全面展示中國戲曲的藝術魅力和時代風采。 △ 敦煌莫高窟伎樂壁畫 走近中國戲曲的發展史,通過原始舞蹈、巫儀及祭祀活動展現中國戲曲的原始面貌,以對百戲、優戲、雜劇等諸多表演形式的呈現,讓觀眾感受中國戲曲所經歷的漫長而多彩的時期。 “中國劇種大觀”專題展,依托戲曲百戲(昆山)盛典的豐富成果,展示全國348個劇種的全貌。 通過影像資料、服飾收藏、重點樂器、戲曲場景等展現形式,使觀眾感受我國戲曲藝術的豐富多彩,體會戲曲中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找尋文化歸屬提升文化自信自強。 多媒體廳分為五大章節,通過不同視覺風格的呈現,讓觀眾體驗戲劇舞臺的莊嚴與華美,賞讀有血有肉的戲曲演員個人,體悟戲曲動作的程式化、符號化,感受文字與戲曲的交融之美。 △ 多媒體廳——打造沉浸式劇場 探索體驗廳以梨園子弟的代入感,于展項中學習戲曲文化,從體感、音樂、視覺、沉浸不同維度,體驗多種感官的趣味性互動。 戲曲手勢、四功五法戲曲文武場、工尺譜音樂墻霍格沃茲戲曲墻、戲曲臉譜繪制皮影戲沉浸空間及戲臺多類互動形式齊聚,打造多維度融入式探索體驗空間。 開館之際引入故宮博物院重磅特展——《意主形從——清代宮廷戲劇展》,分為“雅人韻事”“日臻昌盛”“盛世元音”“正聲雅樂”“百卉千葩”五大章節。 借助于故宮豐富的館藏和深厚的學術研究功底,展示戲曲文化的博大精深,透過故宮珍藏的百余件劇本、曲譜、戲衣、道具及其他與戲曲相關的文物,細述清代宮廷戲曲發展歷程。 進入戲曲百戲博物館正門,向右拐便進入百花書局的展廳。偌大的展廳內,無處不在的戲曲臉譜、琳瑯滿目的文創產品、中西交雜的經典唱片、造型別致的沉浸式戲臺…… 徜徉其中,大片陽光穿透玻璃幕墻,光影錯落之間,古典韻味與現代美學相融合,展現出自然與人文的雙重景觀。 走進戲曲百戲博物館 尋找純粹澄澈的初心 感受傳統戲曲百戲文化的魅力 了解戲曲 探索戲曲 融入戲曲 走一段與傳統曲藝對話的雅韻之旅 新聞素材來源: 蘇州發布、蘇州日報、引力播
GOLD MANTIS ? COPYRIGHT 2016 版權歸蘇州金螳螂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所有蘇ICP備16041915號-1 蘇公網安備32059002001459號
網絡建設:博采網絡